擁有這種智慧的人,高而能下,滿而能虛,富而能儉,貴而能卑,智而能愚,勇而能怯,辯而能訥,博而能淺,明而能暗。能識天地之大,能曉人生之難,有自知自明,有預料之先,不為苦而悲,不受寵而歡,寂寞時不寂寞,孤獨時不孤單,所以絕權欲,棄浮華,瀟灑達觀,于囂煩塵世而自尊自重,自強自立,不卑不亢,不俗不諂。
生活智慧在于逐漸澄清濾除那些不重要的雜質,而保留更為重要的部分---享受家庭、生活和自然的樂趣。大道至簡,刪盡繁華,才能見其精神,達到審美的..境界。中式家具和中式生活方式里所隱含的精神,亦復如是。代表中式家居文化正脈的明式家具,..的魅力就是簡練素雅、流暢空靈,所以其才有了跨越時空、跨越民族、跨越國界的雋永之美,被尊為世界家具三式之首。閑適是一種優雅,閑適是一種從容,閑適是一種境界,閑適是一種智慧。中式生活,享受的是平實無華的歲月,而不是燈紅酒綠的時間;是安然平靜的時光,而不是憤懣暴怒的態度。被多次提名諾貝爾文學獎的一代國學大師林語堂說,人類是..在工作的動物。世間的萬物都在悠閑中過日子,只有人類為生活而工作著:
除了幾只馱馬和磨坊里的水牛之外,連家畜也不必工作。警犬不大有執行職務的機會;以守屋為職責的家犬多數的時候是在玩耍的,早晨陽光溫暖的時候總要舒舒服服地睡一下;那貴族化的貓兒的確不會為生活而工作,天賦給它一個矯捷的身體,使它可以隨時跳過鄰居的籬笆,它甚至于不感覺到它是被俘囚的——它要到什么地方去就去。
“采菊東離下,悠然見南山”,中國人之愛悠閑,有著很多交織著的原因。中國人的性情,是經過了文學的熏陶和哲學的認可,這種愛悠閑的性情是由于酷愛人生而產生。
隨著歷史車輪的滾動,如今我們已進入一個高度發達的工商社會。在人心普遍比較浮躁功利的時代,人們總是步履紛雜、行色匆匆。在一個人頭攢動、惜時如金的社會,人們總是很忙——忙得心力交瘁,忙得長噓短嘆,忙得精神萎縮,忙得心靈蒼白。
中式家居,是一個覺醒的空間,是一個與時空互動,讓心靈自由的閑適場所。在這里,能臨軒倚窗仰望星空,穿透物欲橫流的陰霾,遠離塵世燈紅酒綠的狂躁,讓思想與心靈超越粗糙與荒涼,享受閑適的歡愉。中式家居,傳承了傳統文人審美,為繁瑣的現代生活做減法,呈現出一種藝術的、詩意的、淡然的、閑適的生活方式,展現出智慧、閑適和覺醒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。中式生活,既是對傳統與歷史的追憶,也是對田園牧歌生活的向往,更是對本真的崇尚和回歸。